我查過《國語辭典》及國內軟件《金山詞霸》,都搵唔到「文讀」、「白讀」呢兩個詞。 引一位網友言:『文白異讀確實存在,普遍來說,文讀是指讀書時的發音,而白讀則指平時口語的發音。』
確實存在?有何根據?與其講「文白二讀」,不如講「正俗二讀」。
不過同樣,「正讀」亦都查無此詞。
但根據《國語辭典》及國內軟件《金山詞霸》「異讀」、「俗讀」卻有解釋: 【異讀】 《國語辭典》[解釋]『一個字具有數個不同的讀法。如波可讀成ㄅㄛ或ㄆㄛ。』 《金山詞霸》[解釋]『一个字具有不同的讀音,如“尾”字讀 wěi,又讀 yǐ。』 【俗讀】 《國語辭典》[解釋]『通俗的讀音。如:「現在有許多字俗讀有誤,但已積非成是,正確的讀音,反而很難讓人接受。」』 《金山詞霸》[解釋]『一般人習慣的讀音。』
(《國語辭典》「俗讀」例子中有提及「正確的讀音」,「正讀」亦說有根據。)
如依「文讀」字面理解,即讀書音,與白讀口語音有別。 舉個「青」做例,《廣州話正音字典》規定讀「cing1」係文讀,讀「ceng1」係白讀。 「舞獅採青」,用廣州話讀,必定讀「mou5-2獅採ceng1」;讀「mou5獅採cing1」就變得好死板,而且廣州人根本唔會將生動嘅廣州話講成噉。 又如「精」字,有學者講:讀zing1文讀,讀zeng1白讀。 若依文讀,「精叻」、「精乖」就係「zing1叻」、「zing1乖」。讀出嚟都冇人識。文讀有意義咩? 「文白二讀」係一個硬性規定嘅詞,定會畀人搵到錯處。
但「正俗二讀」係彈性詞,唔會畀人挑到骨頭。 又如「精」, 用於「精乖」、「精叻」,讀zeng1係正讀。 用於「精神」、「精靈」,讀zing1係正讀。 「舞獅採青」,讀「mou5-2獅採ceng1」就係最啱嘅正讀。你可以挑「正俗二讀」嘅骨頭?
但若「文白二讀」咁硬性規定一個字讀音,正如「精叻」文讀一定要係「zing1叻」。都冇人明你讀乜。 「語文」,係先語後文,自古就先有語言後有文字。 語言文字都係交流工具,講出嚟寫出嚟都要有人明白,唔會含糊不清就叫做完美。 讀出「zing1叻」呢種文讀,既然人哋唔會明白,有意義咩?所謂「文讀音」目的都係爲咗人哋聽得明啫。況且要「讀」就肯定用「言」讀出嚟,「言」字都含有「口」字在內,言者與口有關也。既然用咗「口」先可以讀出嚟,即白讀亦無妨。
我喺呢度大膽向各界人士提出,否決「文白二讀」,取而代之嘅係「正俗二讀」;或者可以有「文白二讀」,但唔應該硬性規定某個音係文音,某個音係白音。
依我之見,假如保留「文白二讀」,則從「正俗二讀」中,將正讀音定爲文讀音,將俗讀音定爲白讀音。 舉個例:「年輕人」一詞,可讀「年hing1人」,亦可讀「年heng1人」,可以將「年hing1人」定爲文讀,將「年heng1人」定爲白讀,實質上就係「正俗二讀」嘅另一種形式,此舉更加適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