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麻雀古時候又叫馬吊,我諗全中國13億人超過一半識得打麻雀。廣東麻雀裏面有好多特別嘅術語,呢啲術語好有趣,外省人唔一定聽得明,但系每一個廣府人聽到呢啲術語都會覺得好有親切感。 |
|
麻雀牌嘅粵語花名 |
馬吊元素:
粵語名 |
解釋 |
萬子 |
萬子 |
索子 |
索子、條子 |
筒子 |
筒子 |
番子、番薯 |
番子 |
花 |
春夏秋冬梅蘭菊竹八張牌 |
百搭 |
百變牌,皇牌,有時會加上這只牌 |
大餅 |
一筒 |
葉子媚 |
二筒(因為葉子媚被稱為“波霸”) |
斜紋 |
三筒 |
雀仔 |
一索 |
棍仔 |
二索 |
底褲 |
三索 |
坦克 |
八索 |
靚仔、棺材 |
白板 |
等你補充。。。 |
|
|
各種“糊” |
食糊 |
手上的牌全部都組合好,勝出 |
叫糊 |
還差一只有用的牌才能食糊 |
雞糊 |
又有三隻相同,又唔系清一色,又有順數位嘅牌 |
天糊 |
只系莊家先可以食,起首14只牌就食糊 |
地糊 |
莊家打出第一隻,其他任意一人食糊 |
人糊 |
非莊家先可以食,第一隻自己摸嘅牌就食糊 |
對對糊 |
只有三隻三隻相同嘅組合 |
平糊 |
全部都系順數位嘅並且唔系清一色 |
炸糊 |
以為食糊,攤出牌來,其實並未符合食糊嘅條件 |
出寵 |
放炮,某人出的一隻牌正是別人叫糊等的牌,他出此牌令到別人食糊 |
截糊 |
某人出的牌令到同時有兩人可以食糊,上家的人食糊令到下家的不能食,叫做截糊 |
棄糊 |
放棄食糊,有意唔食糊拖累其他人食唔出。 |
叫啞糊 |
叫一啲食唔到糊嘅牌。 |
|
|
等你補充。。。 |
|
|
其他各種術語 |
甩牌 |
唔使睇,通過用手摸就知道系乜嘢牌 |
打同通 |
兩人或幾個人合謀通水 |
碰 |
手上有兩隻相同,再從人家剛出的牌上攞一隻 |
上 |
上家剛大嘅牌同手上嘅牌可以組成三隻順數,就可以上 |
杠 |
有四隻相同牌時可以杠 |
站長 |
長時間思考嗰位 |
門前清 |
未上過或未碰過 |
九張落地 |
因上或碰牌後而必需反出畀人睇到的九張牌 |
十二張落地 |
因上或碰牌後而必需反出畀人睇到的十二張牌 |
誅下家 |
有意令下家唔可以上牌 |
豬(誅)大嫂 |
令下家唔可以上牌嘅人 |
收藏家 |
收收埋埋人哋需要嘅牌的人(怪唔之得摸唔到啦!) |
種番薯 |
有意留著番子牌,又叫“養番子” |
一黐牌 |
順數位的三隻或相同的三隻,又叫“一楷牌” |
單吊 |
只能叫一隻牌 |
眼 |
一手牌中唯一嘅一對(七對子除外) |
叫眼 |
食眼的另外一隻,屬於單吊之一,又稱“單叫眼” |
後兜 |
第一次唔要或留意唔到,第二次或以後再覓需要的牌。 |
卡窿 |
順數字嘅三隻嘅中間嗰只。 |
順子 |
意為順數字嘅三隻。 |
打骰 |
投骰子選擇摸牌的起始位。 |
執骨(執骰) |
碌骰仔後撿起骰仔免它四圍溜。 |
大三元 |
中、發、白都系一黐牌 |
小三元 |
中、發、白有兩隻都系一黐牌,另一隻系一對 |
大四喜 |
東、南、西、北要有三隻以上系一黐牌,且一定要是有番嘅做一黐牌。 |
小四喜 |
東、南、西、北要有三隻以上系一黐牌。 |
杠爆 |
四張牌相同之後杠,摸尾段最後一隻,又啱啱系食糊就叫“杠爆” |
杠上花 |
杠之後從後面摸返一隻牌剛好令到成副牌糊出 |
眼 |
一手牌中唯一嘅一對 |
高章 |
形容人打牌好高手 |
罰章 |
罰停摸一次牌 |
差“一章”牌 |
再摸多一只有用嘅牌先可以叫糊 |
番 |
贏牌後計算籌碼數嘅一種計量單位,衡量一手牌勝出之後可以贏對手幾多籌碼(錢) |
三番起糊 |
一手牌食出之後要三番以上才能食糊 |
對死 |
各人手上拿的牌正是別人叫糊等的牌,互相都不出,令到大家都唔可以食糊 |
“林”莊 |
因為食糊而繼續做莊 |
冧莊 |
因為對手食糊而使自己的莊位轉移到下家 |
雙(三/多)飛叫 |
叫兩(三、多)只牌。 |
見光死 |
打出嘅牌唔准收回,又叫“見白不收” |
花張 |
不整理牌 |
明杠 |
碰咗三隻,自己再摸第四張相同嘅牌杠牌 |
暗杠 |
自己杠沒有碰過的四張牌,而且牌不公開 |
搶杠 |
食糊嘅人食杠牌嘅人的明杠牌 |
大相公 |
手上嘅牌多咗 |
小相公 |
手上嘅牌少咗 |
海底撈月 |
摸最後一隻食糊 |
經典句: |
寧叫卡窿,莫叫對碰 |
等你補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