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網站首頁 | 關於粵語協會 | 粵語書院 | 在綫字詞查詢 | 魅力粵語 | 嶺南文化 | 下載中心 | 粵語相關文摘 | 官方論壇 | 留言冊 | | ||
![]() |
||
|
||
|
|||||
粵語的特點 | |||||
作者:粵語會館 教程來源:粵語會館《粵語特點》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06-4-26 ![]() |
|||||
粵語是漢語方言的一種,和其它方言一樣,它直接來源於古代漢語,因此總的說來,粵語和民族共同語之間相同成分是主要的,居主導地位。但是在長期的發展演變過程中,粵語也形成不同於共同語的一些特點。了解這些特點對於掌握粵語是有一定幫助的。 第一、它大量保留着古代漢語的成分,這表現在語音、詞彙、語法等方面。在語音方面,粵語保留了中古漢語韻母的塞音韻尾和唇音韻尾,而在北方方言中這些特徵早已消失。又如聲調,粵語保留中古漢語平上去入各分陰陽的調類格局,而且還從陰入中衍生出一個中入調。此外,粵語沒有北方方言所具有的捲舌音、兒化、輕聲等,這些特徵都是在中古以後發展形成的,但粵語並沒有跟上北方方言的變化。在詞彙方面,粵語保留一些古詞或古義,而在北方方言中,這些古詞已被廢弃不用或很少用。如粵語中“粘”說“黐”,北方方言不用。在語法方面,在人名前加“阿”表示親昵,修飾成分後置,“公鷄”說成“鷄公”,這些都是古漢語特徵的遺留。 第二、粵語保留不少古代“南越”族語言的底層成分。古代漢人與土著雜居和對土著的逐漸的同化過程中,不自覺地吸收了“古越語”的成分,這主要表現在詞彙方面。如在粵語中“呢”表示“這”,“唔”表示“不”,“蝦”表示“欺負”這些都是“古越語”底層詞的遺留。 第三、粵語吸收了較多的來來詞。在鴉片戰爭後,香港割讓給英國,廣東被迫設立通商口岸,在與外國長期的接觸中,粵語也就吸收了不少的外來詞,其中主要來自英語,香港粵語中吸收外來詞更多,而且也強烈影響着廣東境內的粵語。這些外來詞有的是普通話沒有吸收的,如“巴士”,普通話中說“公共汽車”,有的是普通話雖然吸收但譯法不同,如普通話中的“沙拉”在粵語中譯爲“沙律”。 第四、粵語在形成發展過程中也不斷創造出方言詞彙,這些詞彙有的沿用至今,也形成了粵語的特點。 |
|||||
教程錄入:Highyun 責任編輯:Anl | |||||
【發表評論】【加入收藏】【告訴好友】【打印此文】【關閉窗口】 |
最新熱點 | 最新推薦 | 相關文章 | ||
課堂62 分清粵語稱謂 課堂51 粵雅之範 當今粵語懶音現象大觀 粵語字打法(拼音、五筆、倉… 第三堂:語法篇 粵語詞彙庫 第二堂:詞彙篇 第一堂:語音篇 外省人學粵語 粵語拼音方案 |
網友評論:(祇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祇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
| 設爲首頁 | 加入收藏 | 搵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