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關閉窗口 關閉窗口  
傳統的院落式民居——竹筒屋
作者:曾應楓  文章來源:俗話廣州、粵語學堂《好嘢嚟贈慶》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06-5-29 23:09:09  文章錄入:Highyun  責任編輯:Highyun


  在舊廣州,住上西關大屋的人畢竟少數,大量的市民居住在傳統的院式民居——竹筒屋。這種房屋的特點是開間小,進深大。門口向街的寬度祇有三米,進深常達十二米。寬與深的比例卻是一比四,甚至是一比八,由前至後排列成多間房間,形狀如竹筒。
  人們不禁要問,這些房屋面積狹窄成長條,在裡面居住,光綫不是很差嗎?確實,內屋的光綫陰暗,通風、採光主要靠天井、巷道,和屋頂上的明瓦天窗。
  如果是獨家獨戶住的竹筒屋,雖然與鄰屋共用一道牆壁,面積祇能向裡伸展,也有廳堂、住房、天井、廚房,加上屋面高達四五米,所以,節節相間的竹筒屋,還是冬暖夏涼的。
  民國以後,由於西方建築技術的傳入,竹筒屋也起了變化,從平房變成了兩三層高的磚木結構的樓房。建築佈局上仍然密度大,密密排列,形如竹筒,一條陡直的狹窄的木樓梯通上用混凝土砌成的樓房,上面住人,下面做店舖。近代廣州的商業行市多是這類建築。
  20世紀初,西方建築傳入廣州,有的竹筒屋採用本著建築的裝飾,將屋頂改爲平頂,門窗和門楣都仿西方搞鐵窗,有的在樓上還設一小陽臺,上面可以種些花草,你歐洲古典的小樓房那般,十分雅致。20世紀30年代的教育路鹽運西,惠愛路的將軍西、將軍東一帶內街,那些傳統的竹筒屋還被稱爲「洋樓」。
  前些年,由於廣州市人口密度大,多數的竹筒屋不但沒有經過改造,而且隨着人口的增加,一間屋住上好幾戶人家。在舊城區的和西湖路的大馬站一帶,向家人住在一竹筒屋內,共用一天井、廚房,沖涼房、廁所,衛生和採光、通風條件很差,戶與戶之間祇有一板之隔,生活極其不便,那種狀況現在的年輕人很難想像。近十年,廣州市民的居住狀況大有改觀,傳統的竹筒屋也大量拆遷,所剩無幾。有人錯把一些有腳門、有趟櫳、有廈門的竹筒屋當做西關大屋,其實仔細觀察,兩者不難區別,西關大屋寬敞,有氣派得多。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關閉窗口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