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公告列表     要顯示所有粵語字,請下載字體庫  [Highyun  2006年5月22日]        
加入收藏
設爲首頁
搵站長
您現在的位置: 粵語協會 >> 嶺南文化 >> 南粵掌故 >> 處處有傳說 >> 文章正文
  殺人十八甫           ★★★ 【字體:
殺人十八甫
作者:曾應楓    文章來源:俗話廣州、粵語學堂《好嘢嚟贈慶》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07-1-10    

  廣州西關有第二甫、第三甫……一直到十八甫,惟獨沒有第一甫,但有第一津,爲什麼?人們說起第一津,便會說:「第一津——冇甫(譜)。」廣州有句俗語:「人好你話好,唔識花共草,行到第一津,完全冇晒甫(譜)。」
  這些「甫」字號的地點怎麼來的?
  相傳,清朝初年,平南王尙可喜率領清兵攻佔廣州城,沿途遭到民眾的截擊,特別是清兵開到廣州市郊龍眼洞時,損兵折將,傷亡慘重,幾經艱險,才攻陷了廣州城。尙可喜發誓要血洗廣州,準備下令殺人三日,從西門起連殺十八舖路,以解心頭之恨。當時有一個良心未泯的幕僚王湘泉得知內情,大驚失色,心想:「一舖路就是十里路,十八舖就是一百八十里,血洗十八舖,廣州不知有多少人死在屠刀下!」他萬分焦急之際,突然想到:古代的「舖」與「鋪」相通,我何不以「鋪」代「舖」,這樣可以減少傷害無辜。
  王湘泉馬上叫來兩個心腹士兵,向他們如此這般交代一番。要他們趕製十幾塊木牌,寫着「第一鋪」、「第二鋪」,一直寫到「十八鋪」。然後連夜拿去立標誌。從六脈渠的第一津起,算是「第一鋪」;橫過一條街,又釘上「第二鋪」;過二三十米,又釘「第三鋪」;轉個彎,又釘上「第四鋪」;當釘到「第九鋪」,發覺這條街很長,怕引起懷疑,聰明的士兵當機立斷,以六脈渠爲界,分爲「上九鋪」和「下九鋪」。經過一夜奔波,總算將「十八鋪」的木牌釘完。
  第二天,執行「殺人十八鋪」的清兵不熟悉環境,不知底細,果然殺到釘有「十八鋪」的木牌處便罷手。
  其他百姓聽聞清兵屠城,倉皇跑到六脈渠裡躲避。怎知那天剛好下了一場暴雨,六脈渠水陡漲,不知淹死多少在渠中避難的百姓。這就是廣州歷史上的「殺人十八鋪,塡屍六脈渠」的慘案。
  後來,爲了避免露餡,人們悄悄刮掉了木牌中「鋪」字的金字旁,這樣一來,「鋪」字便成了「甫」。就這樣,西關出現了一連串帶「甫」字的地名。
  至於地名中的「甫」出處在哪,後人的解釋有幾種。
  有人認爲是指「村莊」,因爲現存地名中「甫」字與布、埔、圃、浦、步等字,都是古代越語中「村」的譯音,無論是廣州的黃埔、東圃,還是從化的江浦都是指村莊。
  也有人認爲是指「店鋪」,因爲在明代史料中,廣州的「甫」均寫作「鋪」。明代時,西關一帶「商業店舖特別集中而整列排成『鋪』」。後來,人們將「鋪」簡化寫成「甫」。
  曾有人認爲「鋪」是明代的「商人自衛組織」,那時廣州和佛山的商人爲了防盜賊,成立了民間自衛組織——鋪。「十八甫」就是源於廣州西關的商人成立的十八個商業自衛組織。更有一種看法認爲「甫」是指「埠頭」。因爲西關帶「甫」字號地名,從第二甫開始,而沒有第一甫,祇有第一津。津是指渡口,渡口必有埠頭,明代的珠江河岸在西關。
  不管出處在哪,從第二甫到十八甫的地名一直沿用至今,成爲聞名遐邇的商業步行街。
文章錄入:Highyun    責任編輯:Highyu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發表評論】【加入收藏】【告訴好友】【列印此文】【關閉窗口
    最新熱點 最新推薦 相關文章
    沒有相關文章
      網友評論:(祇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祇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本網内容版權屬於粵語協會,歡迎轉載本網站之内容,但必須先獲得粵語協會授權,且轉貼文章必須註明出處,否則追究責任,請尊重知識產權。
    *粵備ICP0500109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