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公告列表     要顯示所有粵語字,請下載字體庫  [Highyun  2006年5月22日]        
加入收藏
設爲首頁
搵站長
您現在的位置: 粵語協會 >> 嶺南文化 >> 廣府民俗 >> 文章正文
  送舊迎新過春節           ★★★ 【字體:
送舊迎新過春節
作者:曾應楓    文章來源:俗話廣州、粵語學堂《好嘢嚟贈慶》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06-6-7    


  春節又稱過年。提起過年,孩子們都歡天喜地,說:「最好天天都過年。」可不,春節是中國最盛大、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古稱元旦、朔旦、正旦等。公元前104年漢武帝改革曆法,自實行「太初曆」開始,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了。推翻中國最後一個王朝清王朝後,中國才採用公曆,把公曆1月1日稱爲元旦,把農曆正月初一稱爲春節。古往今來,民間有許多過年風俗。從古代嶺南蠻夷的「楚庭」走過來的,中國最早開放的沿海城市廣州,人們過春節的習俗自成一格。
  辛勤來謝灶
  農曆十二月廿三晚,送灶君老爺上天,俗稱「謝灶」、「送灶」或「祭灶」。過去的廣州人,幾乎家家戶戶都安有灶君神位。灶君是什麼人呢?相傳灶君是奉玉皇大帝之命,到人間看管善惡的,受一家香火,保一家安康。每年這一天,灶君就上天見玉皇大帝,稟奏一家的功過。功多者,三年之後天降福壽;過多者,三年後天降災禍。但灶君是大老粗,不識字,人們怕他講錯話,所以在這天清早,人們送他上天前,拜祭的貢品很豐富,有鷄、燒肉、燒酒等,讓他吃個飽,喝個醉。還要在灶膛裡放兩根甘蔗,代表上天的梯;一個柑橘,表示「吉利」;兩片片狀的紅糖,意思是將灶君的嘴糊住,不要亂說。有的在灶頭貼一對聯,寫着:「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拜祭時除了燒香燭元寶,還燒一件黑色的灶君衣,準備他參拜玉皇大帝時穿的。拜會後,將食品放在米缸裡,留待年三十晚接灶君回來一起過年。
  忙碌的年關
  從謝灶那天起,就進入年關了,俗稱「挨年近晚」,人們忙碌得很,一年到頭,屋子總該掃一掃吧,廣州人過年關這樣安排:「年廿三,洗衣衫;年廿四,掃屋企;年廿七,執歸一;年廿八,洗邋遢。」
  最會吃也最能吃的廣州人準備的年貨十分豐盛。廿三謝灶,廿四開炸,即開油鍋炸爆穀、煎䭔、油角、蛋饊、芋蝦等食物;廿四蒸糕,除了蒸年糕,廣州人還喜歡蒸蘿蔔糕、馬蹄糕、九層糕等,象征「步步高昇」;廿八包粽子,有顑肉粽、碱水粽、裹蒸粽等,還要買魷魚、髪菜、冬菇、蝦米、粉絲等年貨。
  年廿九,家家戶戶貼「揮春」,即是春聯、門對和橫額。貼春聯的風俗歷史很長了,據說它來源於兩千多年前的「桃符」。古人認爲桃木可以避邪,過年時把桃木板刻成的神像掛在大門兩側。到了公元964年,後蜀皇帝孟昶在桃木板上寫了兩句「新年納餘慶,嘉年號長春」,這就是最早的春聯了。此後,過年貼春聯成了全國各地共同的風俗。廣州也不例外,年廿九,滿街滿巷擺檔賣揮春,有的還即席揮毫來吸引市民。廣州市民多數喜歡「新春大吉」、「天官賜福」、「萬事勝意」等字詞,門口橫額多貼「出入平安」,神位多貼「恭喜發財」等。有的還貼「門神」,門神就是門口守護的神。以前用木刻套色印,畫的是秦瓊和尉遲恭,秦瓊的頭向左,尉遲恭的頭向右,兩人的面部是相對的,不能貼錯。廣州人形容兩人互不理睬叫「貼錯門神」,就是這樣來由。後來,人們簡化了,將大大的「福」字倒着貼,意思是「福到了」。
  如今貼春聯不是爲了驅鬼避邪,而是人們在春節表達喜慶感情的一種藝術形式。
  全家行花街
  「年卅晚,行花街,迎春花放滿街排,這朵紅花鮮,那朵黃花大,千朵萬朵看不完。媽媽笑,爸爸喜,人歡花靚樂開懷……」這首廣州兒童歌謠《行花街》形象地唱出了廣州家家戶戶喜逛春節花市的盛況。
  廣州四季如春,有花城的美稱。廣州人歷來有愛花、養花、賞花的情趣。廣州與珠江三角洲的種花業有一千多年歷史,相傳南漢時代,市郊南岸的莊頭村一帶是素馨花產地。每天一早,花農們將採摘的鮮花裝在籃裡,坐船入城,在五仙門渡口過江上岸。所以那碼頭叫「花渡頭」,那過江船叫「橫水渡」,「花尾渡」是行駛到珠江三角洲四鄉的船。鮮花進城後,多集中在廣州老城的七個城門下擺賣,每個城門就是一個小花市。
  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是19世紀初形成的。那時在市中心藩署前(今北京路財廳前)一帶成爲花市。到了20世紀初,老城拆除,藩署前一帶成爲大道,遊花市逐漸多起來,以後成了習俗。每年花市在除夕前三天舉行,到了除夕,廣州人由通宵達旦守歲的習俗,漸漸變成「行花街」。
  吃完團年飯,全家遊花街,家長和孩子喜歡選購一盆大金桔,又好看又好吃,寓意大吉大利;生意人喜歡選購一盆大朱砂桔和弔鐘花,寓意財源滾滾,大展鴻圖;未婚男子則鍾意買桃花,扛着它在花市轉幾個圈,說是「行桃花運」;主婦和姑娘們多是買菊花、劍蘭花、水仙、鷄冠花等。總之,十里長街,群芳競髪,人如潮湧。
  行花街的風俗一直延續至今,現在叫逛花市了。近年,廣州市的迎春花市分別在六個市屬區舉行,並擴展到省內外其它城市,成爲嶺南地區一種過年風俗。
  除夕大團年
  除夕一早,廣州滿街滿巷的人都會扛一條長長的,帶着葉子和根鬚的甘蔗回家去,這是老廣州的除夕一景,寄寓一年到頭「有頭有尾」的意思。
  晚上的團年飯是一年中最爲豐盛的晚餐。一年之中大家都很忙,過年才團聚一起,因此特別重視除夕的團圓。廣州人的團年飯十分講究,飯桌上有鷄、鴨、鵝、燒肉,還要有魚,惟獨沒有「炒魷魚」這道菜。廣州話「炒魷魚」形象地代替了被老闆辭工的意思。廣州人煮團年飯,還喜歡煎一兩條土鯪魚放在米缸上,過了年才吃,稱作「笮年」(廣州話「笮」是壓的意思),寄寓「年年有餘,豐衣足食」。
  年卅晚,廣東許多地方都有「賣懶」風俗。以往,除夕之夜,廣州市各家各戶的小孩一人提一個小燈籠,拿一個紅鷄蛋和一個慈菇,三五成群地在街頭巷尾走來走去,邊走邊唱:「賣懶,賣懶,賣到年卅晚,人懶我唔懶。」其他小孩看見「賣懶」的隊伍來了,也跟在後,一起唱那童謠,祇見處處燭光閃閃,童謠四起,是除夕老羊城的一景。小孩賣完懶回家,把紅鷄蛋分給家中的長輩,分吃的人越多越好,表示自己的懶賣得很多,來年就越勤快。
  賣懶還有一個傳說:
  天上的王母娘娘有一個菓園,園中有一棵蟠桃樹,樹上長着一條大懶蟲。這大懶蟲好吃懶做。春天吃花葉,秋天吃花菓,到了冬天,牠就鑽到樹上躲想來冬眠。王母娘娘知道了,派大神守住這棵蟠桃樹,不准懶蟲鑽到裡面。但大懶蟲懶性不改,想法子往裡鑽。王母娘娘可生氣了,一聲令下,把這大懶蟲打落塵世。懶蟲下到凡間,看到廣州是塊風水寶地,還看到西關有個小孩也和他一樣懶,於是便鑽進了這小孩的鼻子,變成了人人討厭的鼻涕蟲。從此,這小孩就天天早上睡覺,不願意起牀上學。可春節過後,孩子就要上學,再不能睡懶覺了。爲了除掉這討厭的大懶蟲,孩子們在除夕就要點上燈籠,沿街叫賣懶。也怪,這樣年前一賣懶,春節的一出人頭地就可以精神煥發地上學了。
  這是廣州西關兒童賣懶的故事,到了今天講科學的時代,這種風俗也就無影無蹤了。
  廣州人興守歲,零時一到,家家爆竹齊鳴,持續一個多小時,全城硝煙彌漫,震耳欲聾,遍地都是紙紙碎,新的一年到來了!如今,爲了保護環境和防止污染,燃燒鞭炮的風俗已經在廣州及其它大城市消失,而過年的歡樂氣氛仍然不減。
  年初一人拜神
  「爆竹一聲除舊歲」,新年的頭一天,人們都換上新衣服,晚輩向長輩拜年,長輩要給晚輩派利市(紅包),接着是拜祭祖先和神仙。
  街上有些窮人手裡拿着一張小紅紙片,寫着「財神」二字,向各家敲門叫賣「財神到」。人們爲了好兆頭,也樂意買下,回贈一封利市。
  從前大年初一的禁忌不少,要吃素,不掃地,說掃地會將一年好運氣和財源掃走。見面要講吉利的話,不能摔爛東西等等。
  舞獅是羊城人過年的風俗,廣州各武館在大年初一都出動獅隊,踩着威武的鑼鼓聲,挨家挨戶去「採青」,這場面十分熱鬧。
  廣州的獅子用竹篾紮成,糊上紗紙,再用彩漆畫上圖案,很輕很結實,外形比北方獅大且形象威猛。另有一個「大頭佛」來引獅。「大頭佛」是一個頭盔形面具,笑容可掬,戴着它,穿起傳統的大襟衫,揮着大葵扇,做出各種滑稽的動作,引得人們哈哈大笑。採青的花樣很多,有「高青」、「蟹青」、「水青」之分。「青」即是一封利市,綁在一棵生菜上,「高青」是把菜弔得高高,「水青」是把它放在水盆上,「蟹青」是用圓盤蓋着。
  當舞獅隊伍來到這家人門口,先是對着人家一進一退拜三次,然後依次表演出「見青」、「驚青」、「採青」、「碎青」、「吐青」等舞步動作。表演中這幾個動作不能錯亂,「採青」一定要表演眞功夫,出一身大汗,甚至換幾個人才能完成「吐青」。獅子取了利市後,再從口中把生菜抛給主人家,讓主人「接財(菜)」,然後又對主人門口拜三拜才離去。如果隨便舞幾下獅子就將「青」取去,會貽笑大方,被人嘲笑爲「擒青」。
  年初二人拜人
  廣州有這樣一首新年習俗歌:「初一人拜神,初二人拜人,初三窮鬼日……初七是人日……」過去,新年的每天做什麼事,都有個規矩。年初二這天稱爲「開年」。商家開年須做三件事:
  第一件叫做「搶頭牙」。這空間是怎麼回事?原來廣州人好吃,初二、十六兩日時興打牙祭,正月初二是一年中的「頭牙」,所以要起得早,叫做「搶頭牙」。殺生鷄備好酒席,大吃一餐,叫做「開年」,此後才可以掃地和免除禁忌,開始給親戚朋友拜年。拜年者一般挽着糖菓、煎䭔、油角、水菓等賀年禮品,主人通常用一種分格的圓漆盒,也叫「全盒」,盛着茶點招呼客人。平常很少吃瓜子,春節就大剝特剝,有「得心應手」之意。
  第二件是「吃無情鷄」。工場、商場的老闆習慣在這天設宴招待下屬工人和店員,酒席必然有鷄。如果老闆要辭退某某人,就親自夾一塊鷄肉在你碗中,再封一包利市,說聲「另謀高就」,你就要被解雇了,這叫做「無情鷄」。所以老闆請吃開飯,工人們最怕吃到「無情鷄」。
  第三件是旌鯉魚。這是信佛的人要做的事。年初二一早,小販們便挑着活生生的鯉魚,穿街過巷,大聲呼叫:「好生鯉,大生鯉,金銀鯉……」主婦們便應聲而來,買一條鯉魚。開年後,拿到珠江邊,喃喃禱告一番,將鯉魚放回河中,稱爲「放生」,表示自己的善心。
  人日遊花地
  正月初七爲「人日」,這是據湧進東方朔《占書》將正月頭八天分爲:初一鷄,初二犬,初三豬,初四羊,初五牛,初六馬,初七人,初八穀。廣州地區對「人日」另有一傳說:
  相傳很久以前,有一個村子的人們,正準備過新年,忽然來了位道士,他預言初七這天,村子會有一場大災難,要他們離村避之。但很多村民並不相信道士的話,還罵他新年來臨說這不吉利的話。到了初七這天,村裡突然發生地震,山崩地裂,村民死傷慘重。僥幸逃過災難的人感嘆地說:「我們是第二世爲人了。」他們無家可歸,肚子餓了,便將口袋裡都有些糖菓、煎䭔、油角等食品,於是不分彼此,全部拿出來共同分享,並互相安慰。有人建議,以後逢大年初七就是眾人生日。眾人齊聲叫好!於是大家齊心合力,共建家園。從此每年正月初七,他們都聚在一起,共飲生日酒,漸漸地,人日就成爲老百姓的一個節日了。
  老廣州人過人日喜歡結伴郊遊,當年遊花地是一種時尙。芳村花地種花年代已久,經歷過唐、宋、元、明、清等朝代,花色品種五彩繽紛。廣州人人日遊花地,十分隆重,在遊覽中還要評選「人日皇后」,還要預備些糕點美食,慶祝一番。清朝光緒二十二年(1897年),康有爲在廣州辦萬木草堂,人日那天帶着母親、妻子和女兒,全家坐船來遊花地,並寫下一首七絕:「煙雨井邊春最鬧,素馨田畔棹方回;千年花埭花猶盛,前度劉郞今可回。」
  如今的廣州人過年同樣喜歡遠遊,不過不再坐船遊花地,而是喜歡乘飛機到全國各地遊山玩水了。
  元宵賞花燈
  正月十五元宵節是春節最後一個高潮。這天是新年的最後一天,假期將要結束,生產勞動即將開始。
  從前的廣州人不叫正朋十五爲「元宵」,直稱「下月十五」或「新十五」。道教則叫「上元節」,因爲這一天是天官的生辰,一大早,廣州的三元宮就人山人海,香火極盛,人們參拜後,舉一支香燭或一個五彩風車回家,祈求一年好運,然後煮湯圓吃。
  廣東各地的娛樂場所當晚都舉辦元宵燈節,各大小城鎭張燈結綵,人們猜燈謎,舞龍燈,擊鼓樂,傾城出遊,徹夜喧騰。
  潮州的元宵燈會久負盛名,最有特色的潮州遊花燈是民間慶元宵的高潮。
  當晚潮州城萬人空巷,人們翹首以待,看着遊花燈隊伍由一條長長的火龍或一隻通體透亮的大龍燈開路,一隊穿着綾緞旗袍,祇穿襪子不穿鞋的靚女,輕輕搖着黃紅綠色彩旗,款款而行。接着是一班打着腳繃,腰紮黑絲帶的大漢,邁大方步,器宇軒昂地合奏起潮州大鑼鼓,爲花燈隊伍引路。
  一朵朵潔白的蓮花燈、桔紅的蜜桔燈、紅艷艷的柿子燈、鵝黃中綴着一點紅的桃花燈,在萬人矚目下一一出現。觀燈的人們發出陣陣的驚嘆,這邊美妙的燈色才過,那邊又來了花燈,祇見一群金鱗閃閃的大鯉魚,它們蹦着跳着,前後翻滾,上下扭打在一起,引得人們歡呼喝采。而一些雍容華貴的金魚,卻在燈海上悠哉游哉。可愛的大烏龜伸着長長的脖子,左衝右突地想繞過一大群水族,卻屢屢受挫。正當觀燈的孩子們手舞足蹈之際,又湧上來一屏屏表現傳統潮劇人物造型的花燈。有表現著名潮劇《陳三五娘》的,有反映被貶潮州的韓愈在風雪交加中的《韓文公凍雪》,還有《三國演義》中的「鳳儀亭」,等等。
  這些花燈用竹架搭底座,上面的人物大多用石膏做模,軀殼用鉛絲紮成,身高比眞人略低,穿上眞的人衣服,周圍再搭上內外景,配上紗燈裝飾,那花燈人物無不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也有此花燈屏的人物以眞代假,令觀眾眞假難辨,讚嘆不已。
  遊花燈,不簡單,一遊有幾十屏,多的達百屏,民間滸一首《百屏燈》的歌謠,從「活燈看完看紗燈,頭屏董卓鳳儀停,貂嬋共伊在戲耍,呂布氣得手捶胸」一直唱到「百屏拜壽郭子儀」。花燈的末尾是一隻亭亭玉立的五彩鳳凰,至此,元宵遊花燈才告結束,眞是洋洋大觀,美不勝收。
  至於元宵節爲什麼要賞花燈,民間流傳着種種傳說。
  很久很久以前,天上有一隻神鵝來到人間,牠仗着是玉皇大帝的守衛神,傷害人畜,結果被人們打死了。消息傳到天宮,玉皇大帝大怒,傳旨下來,要在正朋十五這天把人間的財產全部焚毀。天宮有一個善良的宮女,偸駕祥雲,下到人間報信。人們爲求生存,想出一個辦法,在正月十五前後的夜晚,家家戶戶張燈結綵,燃放火花。果然,玉皇大帝看見人間四處起火,響聲震天,以爲已經給神鵝報了仇。人們就此躲過一場滅頂之災,以後每到正月十五就點花燈慶賀,後來演變成風俗。
  還有一說是,西漢武帝時,一些宮女在新年前後思念父母,卻不得回家團聚。足智多謀的東方朔想出一辦法,先是散佈流言,說玉皇大帝要在正月十五火燒長安,引起人們恐慌,然後他向武帝獻策,在這一晚全城張燈結綵,如滿城大火,以騙過玉皇大帝。漢武帝信以爲眞,宮女們便乘上街賞燈之機,與家人相會。
  這些燈節的來歷都是神話傳說,比較可信的說法是,東漢明帝時,提倡佛法,傳旨在元宵節點燈敬佛,開了元宵燈節的先例。
  到了隋代,元宵燈節發展起來,隋煬帝還寫有「燈樹插光照,花焰七枝開」的詩句。代的元宵燈節盛況空前,唐玄宗將一夜燈會改爲三夜。北宋的燈節更是由三夜延至五夜。到南宋時,又延爲六夜。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後,規定正月初八上燈,十七落燈,張燈十夜,是中國最長的燈節。此後,元宵燈節就這樣定下來,並延續至今。

(原文內容有略誤,已經作修改。)

 

文章錄入:Highyun    責任編輯:Highyu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發表評論】【加入收藏】【告訴好友】【打印此文】【關閉窗口
    最新熱點 最新推薦 相關文章
    沒有相關文章
      網友評論:(祇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祇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本網内容版權屬於粵語協會,歡迎轉載本網站之内容,但必須先獲得粵語協會授權,且轉貼文章必須註明出處,否則追究責任,請尊重知識產權。
    *粵備ICP0500109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