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公告列表     要顯示所有粵語字,請下載字體庫  [Highyun  2006年5月22日]        
加入收藏
設爲首頁
搵站長
您現在的位置: 粵語協會 >> 嶺南文化 >> 廣府民俗 >> 文章正文
  廣府民俗:“太公分豬肉”           ★★★ 【字體:
廣府民俗:“太公分豬肉”
作者:劉堅    文章來源:金羊網——羊城晚報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06-5-14    


    “太公分豬肉”這句廣州話,源於舊時習俗。按人頭來分,也特指男丁,女人是沒有份的。族人生下男孩子後,要在新年的元宵節期間在祖屋懸掛一盞花燈,燈籠上寫著這個男孩兒的姓名,告慰列祖列宗,族中又添了一燈,拜祭禮成後宴請族人。這個掛過燈的男孩子才算是“丁”,族長把這個小兒的名字寫入族譜後,他就是這個宗族的一員。逢年過節分錢糧和豬肉時,就按族譜中的男丁來分配。如果全家都是女的,那就一份也沒有。龍眼洞村的樊積齡先生,以龍眼洞村為例,就廣州清明的燒豬講了一段“古”:
    清明拜山時拜的是“眾村太公”,即開山祖大太公。就在大宗祠裏邊,用“切菜”(鹹蘿蔔絲)、燒豬的肥肉、豬雜等裝在缽頭(大碗)的底層,上面再用一塊塊燒豬肉砌好,一缽為一份,60歲以上每人一缽,70歲兩份,80歲三份,90歲以上者,能拿多少就拿多少,但能享受到“任拿”待遇的極少。拜山後在祠堂食“祠堂飯”,一般男丁可自帶醬油,白米飯任吃飽,80歲以上的可以帶3個孫子,(指男孫),70歲帶2個,60歲帶一個。如果是拜私夥太公,即二世祖以下自己各房的小太公,若是有錢的,二趟父老(父老的年齡以60歲為標準,未到60歲、五十大幾的,稱為“二趟父老”)都可入圍,50歲就可領取一缽,60歲可取兩缽,依此類推,越高齡者越多。
    拜山時,一般老百姓都只是行路,拜大太公則有一千幾百人同時去。第一批到墓前行禮拜祭的是有功名、有官職、有社會地位的,族中最大的長者;第二批是新襟,即有錢有地位,有影響力有威信,有能力解決村中大事的,即鄉紳;第三批才能輪到村民,再按輩分高低、年齡大小、長幼次序輪流拜。清明拜山者抬著柴米油鹽到山上煮飯吃,有地位的才有燒豬肉吃,其他人只能吃“白肉”,即未經燒烤的豬肉和別的菜。殷實人家一般都有豬肉炒鹹蘿蔔粒、蜆肉炒韭菜、豬肉燜粉葛、紹菜黃牙白(大白菜)等四五個菜。
    “先有龍眼洞,後有廣州城”這句話,說的是龍眼洞歷史悠久,有人就曾在解放後撿到過不少這裏出土的石器和陶片,這裏現已定為“新石器時期遺址”。龍眼洞村的風水特別好,雕塑公園那裏泉水噴湧,溪水清澈,人稱“廣州第一泉”。每年清明行山時,都有不少衣著華麗的有錢人坐著轎,自己帶著缽頭來向樊家要飯,帶回去給家中的晚輩吃,祈求子孫後代人丁興旺。討到飯後,很高興地封包利市(紅包)給大家,但無論紅包多大,也不會給他一塊燒豬肉。這燒豬肉在廣州民俗中的地位太高,連生仔掛燈這樣的大事都不能用燒豬肉,只能用白肉煮茨菰。即使“扒龍船”,第一名的獎品才是一隻燒豬,不管是哪一條村,獎得燒豬就被視為無上榮光。另外,凡是家族中辦大事,親戚朋友都會送來燒豬作賀禮,主人把燒豬和其他菜做成九缽頭,即是“九大簋”款待大家,把燒豬的頭部連頸、尾巴、四隻蹄子斬下來包好回給對方,寓意有頭有尾,完完整整,有來有回。如果是送給其他人帶回去的,則順著排骨切,不能打橫斬,否則,人家會以為你要和他絕交,一刀兩斷。
    ……
    廣州人年年清明上山踏青,時時嚼吃香噴噴的燒豬肉,原來竟是這麼不尋常。

 

文章錄入:Highyun    責任編輯:Highyun 
  • 上一篇文章: 沒有了

  • 下一篇文章:
  • 發表評論】【加入收藏】【告訴好友】【打印此文】【關閉窗口
    最新熱點 最新推薦 相關文章
    沒有相關文章
      網友評論:(祇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祇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本網内容版權屬於粵語協會,歡迎轉載本網站之内容,但必須先獲得粵語協會授權,且轉貼文章必須註明出處,否則追究責任,請尊重知識產權。
    *粵備ICP0500109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