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公告列表     要顯示所有粵語字,請下載字體庫  [Highyun  2006年5月22日]        
加入收藏
設爲首頁
搵站長
您現在的位置: 粵語協會 >> 粵語相關文摘 >> 轉載優秀文章 >> 文章正文
  古語及方言詞拾零           ★★★ 【字體:
古語及方言詞拾零
作者:譚世寶    文章來源:山東語言學網站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06-6-23    


  近來閑中讀書研字,以彫蟲小技遣日。偶有拾零新解,不敢自是,謹此發表數則,敬祈方家不吝教正。
  一、「孔武有力」的原意
  對於「孔武有力」一詞,《辭源》(北京商務印書館1984年修訂本,下同)解釋說:「甚武勇而有力。《詩o鄭風o羔裘》:『羔裘豹飾,孔武有力。』」其釋義祇是把宋朝朱熹說的「孔,甚也。豹甚武而有力」(見《詩集傳》50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增加了一個「勇」字。《辭海》的「孔」字釋義的「很、甚」之義項也以「孔武有力」為例證。
  其實,朱熹祇正確解釋了此語的「孔」字應取甚大的意思,而對「武」字的解釋則為望文生義,未得正解。拙見認為,此「武」字應取腳的意思。如南唐徐鍇《說文解字繫傳》說:「馬,怒也、武也,象馬頭尾四足之形。……鍇按:劉熙《釋名》:『馬,武也。』韋昭曰:『以其健行。』」可見,馬字之所以解作「武」,乃取其四足健步,可以為人代步之意。此亦「武」字本身含有足腳的意思成份之證。因為構成「武」字的主要部份為「止」,「止」在甲骨文、金文之字形象徵動物的腳之掌和趾,故其「本義就是腳」(參考董希謙《『說文解字』一夕談》58頁,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所以,「武」字在古代可以表示與腳和腳印有關的意思。例如,《詩經。大雅。下武》的「繩其祖武」,意思就是沿著祖先的腳印前進,其中的「武」字就解作足跡(參考同上《詩集傳》188頁)。又如,《爾雅o釋訓》云:「『履帝武敏』,武,迹也;敏,拇也。」再有,因爲牛在家畜中的腳最大,所以獻祭的一頭大牛,就被稱為「一元大武」。商務印書館修訂本的《辭源》釋「一元大武」云:「指古代祭祀所用的牛。《禮o曲禮下》:『凡祭宗廟之禮,牛曰一元大武』《注》:『元,頭也;武,跡也。』《疏》:『牛若肥則腳大,腳大則跡痕大,故云一元大武也。』」由此可見,「大武」與「孔武」相同,直譯為今語就是「大腳」。腳大自然力氣大,牛就是腳大而力大的典型。所以,今人稱贊一個男子「孔武有力」,雖然其語句出自《詩經o鄭風o羔裘》,表面聽來十分古雅動人,但是探求古人所借以形容的原始本義,實際就象今天民間流行的形容某人「力大如牛」一樣通俗粗淺。
  二、關羽字雲長的名字音義
  古人於正名之外另取字,稱為表字。名與字的意思基本有兩種情況:或近同相關而互為表裏,互相發明(如孫權字仲謀、曹操字孟德);或相反而相成,達到中庸的境界(如韓愈字退之、朱熹字元晦)。名與字共存於一身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讓人們在自稱、稱人時可以因應彼此的地位尊卑情況而有所選擇。對平輩和尊長要避諱其名而敬稱其字,自稱則謙稱本名而不稱字。這是謙己敬人的禮節規定和習慣(參考何九盈等主編《中國漢字文化大觀》173頁,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
  在古人的名、字中,筆者以往常感困惑不解的祇有一人,就是被後代尊奉為武聖而大名鼎鼎的關帝名羽字雲長的取義,究竟「羽」與「雲長」在意義上有什麼關聯呢?相比之下,他的結拜兄弟劉備字玄德、張飛字翼德,同僚趙雲字子龍等等的名與字的關聯都是非常清楚,毫無疑問的。
  近讀東漢劉熙的《釋名》云:「雨,羽也。如鳥羽動則散也。雨水從雲下也。」原來,古人是經常把雨、羽作為音同義通的字詞,可以互相假借使用的。由此恍然大悟,關羽的「羽」,本字應該是與雲、雨水有關的(雨上羽下)。所以,關公名羽,字雲長,名與字的意義關聯就在於雨水是從雲變化(生長)出來的。由此可以進一步推論:雲長的「長」本來應該讀作生長的長(zhang),而非如時下流行讀作長短的長(chang)。
  三、牡蠣與蠔(蚝)豉的同實異名
  牡蠣又名蠔(蚝),曬乾者又稱蠔豉。屈大均《廣東新語》卷二十三《介語·蠔》云:「蠔,鹹水所結……磈礧相連如房,名故一名蠣房。……小者真珠蠔,中嘗有珠。大者亦曰牡蠣,蠣無牡牝,以其大,故名牡也。」《辭源》釋「牡蠣」云:「軟體動物,簡稱蠔。食用,也入藥。參閱《本草綱目》四六《介》二。」但正如屈大均所言,牡蠣其實就是蠣中體形較大的一種之稱。作為《辭源》不僅要釋義清楚準確,而且要著重溯源。《本草綱目》為明朝李時珍之作,未免溯源過晚。東漢許慎《說文解字》卷一三上釋「蛤(此字原作上合下蟲)」雲:「蜃屬,有三,皆生于海,千歲化爲蛤,秦謂之牡厲。」清王筠《說文句讀》卷二十五引此句作「牡蠇」。宋代《廣韵》释蠣蠇同为「牡蠣」。東漢末名醫張機(仲景)的《金匱要略》已載有名爲「栝萎牡蠣散」及「牡蠣湯」的藥方。(轉引自湖北中醫學院主編《金匱要略講義》35、44頁,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64年)
  爲何現在北方如山東等省人多沿用古雅的名稱「牡蠣」,而南方的廣東人則多沿用後出的异稱「蚝」,而罕用「牡蠣」呢?拙見認爲,當是由于牡蠣在北方音與牟利、謀利之音近,而在粵音則與無(冇)利之音近,故北人以牡蠣爲吉名而喜之,而粵人以其名意頭不利而避忌之。蚝豉粵音與好事近,故常爲喜慶宴席之名菜之一,用蚝豉、髮菜煮的菜式,更是逢節慶宴會必備的粵系名菜,以其粵音近于「好事發財」也。
  推而論之,澳門的酒店、茶樓乃至住宅花園之取名為「豪景」者,其實也是借同音而寄意為「好景」也。趨吉避兇、趨利避害、趨好避醜,乃人之常情,此為「蠔豉」、「豪景」之類的名詞在澳門比比皆是的深層原因3。(同類的例子見下文第四和第六節)
  四、角與毛、毫的同實異名
  錢幣的角、毛、毫的異稱,與前述牡蠣、蠔(蚝)豉的異稱關係相類似。(壹、貳、伍)角的錢幣,在北方人多稱之為(壹、貳、伍)毛錢,粵人則稱為(壹、貳、伍)毫紙(銀子),至今港澳流通的錢幣仍有相等於角的單位是寫作"毫"為單位的。
查《辭源》新修訂本釋"毫"字的第三義為"重量單位。為錢的千分之一。《文獻通考》一三三《樂》六《度量衡衡權》:'毫則百。'注:'一百毫為一分,以千毫定為一錢之則。毫者,毛也。……'"可見毫與毛本通義。而毛在上古本與無音同,而且有時同義,見同上《辭源》釋"毛"的第五義為無。今北方人主流通行之音「毛」與「無」已經明顯不同,如普通話毛音mao,無音wq,而粵音的毛與無仍為同音字,此乃北人不忌以毛為錢幣的一種單位之稱,而粵人則祇稱(壹、貳、伍)毫銀錢(子、紙,)而不稱(壹、貳、伍)毛銀錢(子、紙)之故也。
  五、靚與寧馨、漂亮的音義關係
  關於粵方言的「靚(音lEN3)」,據李如龍、張雙慶《客贛方言調查報告》之說,認為「漂亮客家多說令,通常俗寫作『靚』。」因而也有論著認為粵方言的「靚」的「本字或即是『令』。」(見陳伯煇《粵方言本字考釋》65-67頁,香港中華書局1998)拙見則仍然認為,何文華等認為「靚」就是表(lEN3)之音義的本字之見正確。《正字通o青部》說:「靚,飾也,粉白黛黑謂之靚裝。」此解正確地解釋了「靚」的流行之義本來是指人物的外在美麗漂亮,我們不能因為後來有個別人延伸其義而用於指稱物質的內在美,就認定其本字是祇含內在的善義的「令」字。
  其實,《正字通》也沒有完全說明「靚」字形音義結構的來源奧秘。首先,由青見二字合成的「靚」字,本身已含有會意的構字法。因為青字本身就含有美好漂亮的意義成分,諸如青睞、垂青、年青漂亮等等。俗語所謂「十八無醜婦」,青春無敵,年青就漂亮。所以「靚」字是源於青年而通常祇適用與青年。所謂「花靚(lEN1)仔」、「花靚(lEN1)女」、「花靚馨(kEN1)」都是指年華如花的青少年,雖然相比「靚(lEN3)仔」、「靚(lEN3)女」是以變調來表稍帶輕浮卑視之意,但年青就漂亮之意就更明顯了。有論著考證粵方言「呼小兒為lEN1 kEN1 dz?i2 是源於晉宋時的俗語『寧馨子』。」(見同上陳伯煇書97-98頁)。拙見認為此說基本正確。但要補充說明兩點:1. lEN1 kEN1 dz?i2的指稱範圍本來就並不限於小兒,可以包括而且較多時候是指稱大約18-22歲的青少年,如前所述,lEN1與lEN3都可以指稱相同的年齡段的人,其詞義由正常的美變為略有貶義的美,乃同音變調的結果,而不是本身在同聲同調的情況下,lEN1指稱的年齡範圍會變成與lEN3一樣。2.從反切的角度看,則靚(lEN1)字之音應是寧馨(lEN1 hEN1)的合音。
  又「靚(lEN3)」所以具有美麗漂亮之義,就是因為其本身與亮麗的亮字有同音通義之用。例如把蒙上塵垢的器物擦亮,粵方言作 省(加手旁,意即擦)靚(音lEN3或leng3)。普通話說的閃閃亮,粵語作腊腊靚。普通話說的光彩照人的亮麗,實即粵語的靚麗。目前廣東的報刊文章廣告用語,亮麗與靚麗並行互見。
  六、青色的歧義紛紜及其原因
  正如同一個「靚」lEN3字可以通過變調為lEN1,而變得含有輕視貶低之義。漢字中同一文字符號因聲調的變異而產生異義的例子無數。但也有聲韻調完全不變,卻被人為加上相異甚至相反之義的。「青」字所指稱的顏色歧義紛紜,就是典型之例。如《現代漢語詞典》(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商務印書館,北京,1994年)釋「青」字說:「①藍色或綠色:~天〡~山綠水〡~苔。②黑色:~布。③青草或沒有成熟的莊稼:踏~〡看(ka#n)~。④比喻年輕:~年。⑤(Qi#ng)姓。」前兩個義項表明「青」字所指稱的顏色歧義有藍、綠、黑三色。日本京都大學學者清水茂曾著專論〈說「青」〉,詳論有關問題的各種語例。(載《王力先生紀念論文集》中文分冊,三聯書店,香港,1987年)但都祇是流於就顏色而論顏色的表面現象方面,而對於導致這種歧義現象的深層民俗思想文化的原因,則尚未見有詞書或論著作過正確的揭示。故有必要繼續探討。
  美國文化人類學家的研究認為:「……某種生物因素可能與顏色用語的多寡有關。眼晴顏色越深(色素越多)的民族其單色詞的數量越少,這也許是因為他們辨別光譜的暗色一端(藍――綠)更為困難的緣故。最近的統計研究結果表明:要解釋單色詞數量上的差異,文化的和生物上的解釋都不可缺少。事實證明,只有當社會既有複雜的文化,人們的眼睛一般又是淺色的時候,才會有較多的單色詞。」(見〔美〕C.恩伯、M.恩伯著,杜杉杉譯《文化的變異――現代文化人類學通論》132頁,遼寧人民出版社,沈陽,1988年)
  據研究希臘文學的專家說:「希臘人簡直是色盲,因為在《伊利亞德》中共有二百零八個有關於顏色的字,而其中一百四十八個字是黑白的,另外四十個字是有關紅色棕色和紫色的,其他什麼藍、黃、綠色的字完全沒有。」(見喻麗清〈文字色相〉,載《澳門日報》2000年11月29日 D版)古希臘人的這種「色盲」情況,大概就是由上述美國文化人類學家所揭示文化的和生物上的原因所造成的吧。雖然,筆者不知道美國文化人類學家有否研究過古代的中國人的眼睛色素及其文化與顏色用詞的關係問題,也不知道在他們的標準概念中,中國人的眼睛色素究竟算是深色還是淺色。但從漢語史資料可以肯定一點,就是古代的中國人已經有較多的單色詞。其中有些詞如青、綠、藍等表明中國人對於光譜的暗色一端(藍――綠)的辨別是很清楚的。正如有學者指出:「(中國)古人分辨顏色是非常細致的。僅黑色就有多種分別。」(何九盈等著《中國漢字文化大觀》158頁)所以,前述「青」字所指稱的顏色歧義有藍、綠、黑三色的混亂情況,拙見認為肯定不是由中國人眼睛的生物學上的原因造成的。而「青」字之所以常被用作指稱相異甚至相反的顏色及引申義,實出於中國古代文化思想習俗的過份複雜而獨特,這不單是美國的文化人類學家所無法想像的,甚至也超出了以往很多漢語言研究者的想象。
  筆者認為,這原因其實出於中國獨特的一種傳統文化習俗,就是中國古人對一些忌諱字要用異義或反義的字為代用品的習俗。這種習俗至今在粵方言仍然普遍流行。例如忌諱「絲」、「書」(與輸同音),就用「勝」字代之,故絲瓜改稱「勝瓜」、通書改稱通勝;諱「乾」,就用「潤」、「濕」等字代之,故豬肝改稱「豬潤」、「豬濕」;諱空(與兇同音),就用吉字代之,如空屋改稱「吉屋」;諱「冇」,就用有字代之,如伯母(與百無、百冇同音)改稱「伯有」。同理,青的本色可能是指比較明亮的淺綠色,其所以常被用作藍色和黑色的代用字,主因應是青往往被視為代表生命活力,漂亮美好和善良正義的顏色,而藍、黑則常常代表了不好看、不吉祥或不正義的顏色。
  由於「青」的顏料在中國上古是用一種名為「藍」的植物來提取,故自古就有「青出於藍而青(勝)於藍」之語流傳。由於青色與藍色相近並且有青勝於藍之古說,故歷來有諱藍而代之以青的習慣,如藍天被說成是青天。直到孫中山國民黨所創製的國旗、黨旗,也沿此習俗將藍天稱為青天。
  黑在民間歷來被視為不好看、不吉祥的顏色和字眼,所以遇晦氣、交惡運、遭小人壞事者就稱為黑、黑仔,壞人的團伙則被稱為黑社會、黑幫等等。而對黑的憎惡忌諱,當源自秦漢時期的文人百姓對崇尚黑色的秦始皇的仇恨與反對。因為秦始皇規定「衣服旄旌節旗皆上(意為崇尚)黑」,甚至規定平民百姓要用黑布包頭,而「更名民曰黔(意為黑)首」(見《史記o秦始皇本紀》)。到了反對暴秦而成立的漢朝,平民就不再以「黔首」為名,而改稱「蒼頭」了。蒼是含義較多而模糊的。蒼有藍色和青色之義,故藍天和青天又稱蒼天。蒼又有白之義,故有蒼白或白髮蒼蒼等詞。當然,某些事物本身含有不同顏色的個體,如蠅有黑色的,故粵人統稱之為烏蠅;蠅又有較大而青金色的,這可能是古人較多稱為青蠅的原因;而現在普通話則通稱為蒼蠅,則是用了較模糊的色彩概念。
  如果說以「蒼」代「黔」的反黑忌黑而尚青愛青的意味還不夠強烈明顯,則下面一些例子可謂昭然若揭。
  眾所周知,漢人的眼珠是由黑、白二色組成的,中間圓瞳部分是黑色的,包圍其外的橢圓部分是白色的,故稱為黑珠、眼白。而晉代名士阮籍有所謂用「青眼」和「白眼」分別看待他所尊敬重視者和無禮輕視者,其實「青眼」及由此衍生的「青睞」、「垂青」等本來是指用黑眼珠正視對方以表禮敬。「白眼」則指眼珠向上翻而以眼底白視人,就是視之如無物。故被人看低就稱為「遭人白眼」。
  又如年青的漢人頭髮是黑色的,本應稱為黑頭人,但粵語祇用「青頭仔」來指稱青年男子。祇有在年青人死去,才用「黑頭人」稱之。如年青的子女亡故而其親長尚在,就有「白頭人送黑頭人」之悲語。對於頭髮諱黑代青的例子,還可上溯至唐朝李白的名句: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將進酒〉,載《李太白全集》上冊179頁,中華書局,北京,1977年)
  這裡的「青絲」,就是忌諱說「黑髮」而用的替換詞。
  同樣,由於秦朝是以「黑」來代表其制度、法律、法官的。而漢以後,秦朝及其尚黑的一整套政治文化制度都被視為是反仁義和不公正的,反黑尚青,喜愛和追求光明正大的傳統意念習俗一直在民間廣為流行,所以公正執法,鐵面無私的官員就被民間尊稱為「青天大老爺」,而不是「黑天大老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宋朝著名的清官包拯。據說他面色天生漆黑,但祇有他的政敵罵他為「包黑子」,民間則敬稱之為「包青天」。
  在澳門回歸祖國的前夕,一眾愛國愛澳的民間文化及宗教等各界人士,曾在澳門發起一次有澳內外專家學者參與的大型「紀念包公,呼喚廉政」的學術紀念活動。繼承發揚傳統的反黑惡黑而尚青愛青觀念的民意,價值取向是十分清楚強烈的。
  雖然,古代官員頭戴的烏紗帽是黑色的,腳穿的皂靴也是黑色的,但人民希望他們的心術是光明正大的,處事不是「烏龍」黑暗、濫用職權、假公濟私的,所以才創造出反黑尚青的「青天大老爺」的名號和藝術典型。

 

文章錄入:Highyun    責任編輯:Highyu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發表評論】【加入收藏】【告訴好友】【打印此文】【關閉窗口
    最新熱點 最新推薦 相關文章
    沒有相關文章
      網友評論:(祇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祇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本網内容版權屬於粵語協會,歡迎轉載本網站之内容,但必須先獲得粵語協會授權,且轉貼文章必須註明出處,否則追究責任,請尊重知識產權。
    *粵備ICP05001099號